...

虐待動物碰觸的是人性的底線。

特約評論員|和生

編輯|李瀚偉

...

近日電視劇《當家主母》中一段「小貓吃點心後被毒死」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

畫面中,一隻白貓吃了有毒的點心後從桌子摔下,經歷一陣痛苦掙扎後,吐血而亡。

因畫面過於逼真,這段劇情播出後,令很多觀眾感到不適,相關話題也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有專業人士指出,小貓出現這種程度的掙扎,是很難「表演」出來的。此話一出,《當家主母》劇組迅速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隨後,劇組和劇中主演蔣勤勤等明星緊急回應,稱沒有虐待動物,還放出當時的拍攝花絮證明清白,並請小貓的主人出鏡作證,證明小貓現在狀態良好,算是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

《當家主母》節目組已發布小貓已回到主人家的消息,但網友仍表示質疑。圖/微博截圖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動物」的話題,已經成了輿論的高度敏感區。

前幾日,河南安陽「狗咬人」事件、武漢持狗霸凌事件,將如何處理「人與狗」的關係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上饒隔離寵物被撲殺」事件更是與「虐待寵物」的話題直接相關。

由於目前在國內,「虐待動物」尚未以法律的形式被明確設立為一項罪責。因此,每當出現虐待動物的行為,往往都會引發一場輿論的軒然大波。

關於動物權益保護的邊界、人傷動物時對人權的保護、人性的底線等話題,也會被順勢牽出。

虐待動物碰觸的是人性的底線。相信很多人對於相關虐貓事件的殘忍仍心有餘悸。

2020年4月,山東理工大學一名大四男生對流浪貓實施了非常殘暴的虐待,場面十分血腥。

2020年10月,山西太原一男子將滾燙的開水澆在了懷孕母貓的身上,相關視頻在網絡廣為傳播。

被燙傷的母貓燒傷面積達到70%,最終因傷勢過重,母貓及其腹中4隻幼貓全部死亡,該男子的行為激起了無數網友的憤慨。

...

被燙傷的母貓。圖/網絡

根本而言,虐待動物是人作為強者對弱者的欺凌與霸凌,對動物進行施暴、虐殺,挑戰的是文明的底線和倫理的底線,暴露的是人性最骯髒醜陋的一面。

這種行為是難以被大眾所接受的,必將遭受譴責與聲討,也必須被阻撓、被反對。

身處社會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淪為「弱者」。

看到一隻力量弱小、毫無反抗能力的小貓,被人類用令人髮指的手段對待,自然而然地會對施暴者產生憤怒,會對受虐的動物產生同情,這種憤怒與同情,都來自最直接的人性力量,是人性中最純粹的對善惡的判別。

因此,當這種行為出現時,挑戰的是人類集體的「善良本性」,也因此網友會「同仇敵愾」。

孟子有雲,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對動物毫無憐憫地施加暴力,撼動的是構成我們社會基本人性共識的基石。

有人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在於其對待動物的態度」,這映射了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基本面——文明社會不僅要善待人,也要善待動物,善待每一個同樣「有情」(佛教用語)的個體。

社會作為族群組織,功能之一就是保護弱者。

如果看到弱者被毫無保護地欺凌、虐殺,而對施暴者毫無約束與懲戒,那麼這種社會將會「人人自危」。

因為保護弱者、制約強者,防止惡的蔓延,是社會的基本準則和倫理常識。

面對強者對弱者的欺凌,任何人都不應沉默,能發聲就發聲,有一分力出一分力,這不僅是對他者的保護,也是對自己的保護,更是對社會與人性底線的維護。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創造一個更文明、更良善的社會。

初審|李瀚偉

覆審|李玲

終審|黃菲

你怎麼看待虐貓事件?

在留言區和我們說說

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