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世上最負盛名的貓咪,「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的愛寵Choupette絕對能排上號。

卡爾不僅為它開通了Ins、推特,給它拍攝寫真,請專業團隊照顧它,還視它為自己的靈感繆斯,出版了Choupette相關的書籍、插圖設計等,甚至希望它能夠「繼承遺產」,儘管法律不允許,卡爾依舊在離開人世前妥善地安排好它以後的生活。

...

圖:卡爾·拉格斐官方微博

如今,也常有工作人員分享Choupette的日常,照片裡的小貓咪依舊迷人可愛,只是寵愛它的卡爾·拉格斐卻永遠離開它了。

...

1933年9月,與法國臨界的一個德國小村莊裡,卡爾·拉格斐出生了。父親是煉乳商人,母親是銷售員,卡爾的父母格外忙碌,讀書和畫畫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卡爾的母親對他日後的時尚征程影響頗深。她對穿著十分講究,總是帶著卡爾逛高級時裝店,甚至會要求卡爾每套衣服不能重複穿兩天。

那些考究的設計,精緻的針線,經年累月在卡爾心裡深深地埋下了時尚的種子。

卡爾在12歲時就堅定了自己要從事時裝設計行業的決心。從那時起,他「沒有一天不握畫筆」,為了巴黎的逐夢之旅,他堅持3年每天學2小時法語。

1954年,卡爾在國際羊毛局組織舉辦的服裝設計大賽中初露鋒芒,用冠軍的頭銜為自己打開了巴黎時裝界的大門,並獲得了評委皮埃爾·巴爾曼的賞識,成為他的助理。

...

25歲那年,卡爾設計了他職業生涯的時裝首秀,但反響消極,直到次年春天,他的第二場時裝秀才收穫些許認可,但這之後的多次品牌秀場,都沒有一點兒波瀾。

此後數年,卡爾在暗潮湧動的時裝界沉沉浮浮,在32歲時成為義大利品牌芬迪的創意總監,終於在時尚圈中占據一席之地。

...

他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履歷當數拯救處於低谷的香奈兒。

1983年,失去Coco Chanel(香奈兒創始人)的品牌一下子變得毫無活力,直到它遇見了卡爾。

卡爾骨子裡既有德國人的嚴謹精確,又富有法國人的大膽浪漫。他在接手香奈兒後,按照年份將品牌的衣服整理排序,並分析了1939年以前十幾年裡香奈兒藝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全面細緻地了解品牌的魅力,使香奈兒起死回生,成就了其在時尚界難以撼動的地位。

...

紀錄片《時尚大帝》

外界評價卡爾總是精力充沛,對工作有無限熱情,似乎永遠不知疲倦。

他的職業生涯長達70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最高產的時裝設計師。

但是,縱然天賦卓越,人類終究敵不過時間的磨損和自然的消亡。2019年2月19日,卡爾·拉格斐的時代宣告終結。

卡爾·拉格斐是時尚界神話般的存在,他的傳奇故事早已被數不清的媒體和時尚界人士一遍遍講述,但現在阿信要分享給大家的,不是他在時尚領域的輝煌事跡,而是他對自己、對世界、對工作、對生活的犀利洞見——《卡爾·拉格斐的世界》。

翻開這本書,通過卡爾·拉格斐的辛辣語錄,我們能一探他的人生體悟和人生智慧,學會睿智清醒地看待生活、工作、時尚與所生活的時代。

...

...

「時尚關乎態度,更甚於衣飾細節。」

「時尚是你賦予事物的、使其演化的靈魂。」

「時尚所表現的東西不會持續,風格才會。但風格得尾隨著時尚才能存活。」

「優雅是一種態度,一種律動的方式。」

「人生總有一段時間,對於美麗與青春的想法,都會讓位給風格和優雅。」

他不僅於時尚設計領域大放異彩,在攝影、插畫、室內設計、電影藝術方面也十分突出。

他嫌棄攝影師給香奈兒的片子拍得不夠好,便自己學攝影,親自負責香奈兒、芬迪的品牌大片,還自己出了攝影寫真,舉辦影展。

...

有人說他是一台「時尚機器」,一方面他在設計上永葆激情活力,如同一台不知疲倦、不通感情的機器,另一方面,他又能在工作上保持冷靜清醒,像機械齒輪嚴絲合縫地運轉。

對他而言,「工作是平靜的、冷酷的、有序的。我厭惡歇斯底里。」

與卡爾身上無數的榮耀相伴的,是外界對他的各種爭議,「傲慢」、「自大」、「毒舌」……各種標籤不勝枚舉。

他本人又是如何看待這些評價的呢?

「我總會說出我腦子所想的,而且有時候甚至連沒想的也說出口。」

「我沒有任何困擾,這是我的人生奇蹟。沒有困擾,只有或好或壞的解決方式。」

...

卡爾對書有著瘋狂的執迷。

他說:「對我來說,買書真是一種病,但我不想被治癒。」

1999年,他在巴黎Rue Lille上開了一家叫做7L的書店,並於一年後開了同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涉及時裝、攝影、文學、音樂、插畫、建築等,更難以想像的是,他的私人圖書館藏書達6萬冊,書本堆起來甚至能碰到天花板。

「書本是我的血液,也是我的世界。」

「閱讀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奢侈,是最能讓我感到快樂的事。」

這本書是卡爾給自己如科幻小說般的人生勾勒的「自畫像」,會讓你窺見他的方方面面,至於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能交給每一位讀者了。

...

畢竟「定義」本身在卡爾看來就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概念,他喜歡改變,對任何過去的事物毫不留戀,他不會保存自己的設計稿,只穿最新款的衣服,就連讀厚厚的書時,他也會把讀過的書頁全都撕下來。

他說,「哀嘆自己的過去,就是沒有未來的開始。人生的必要之事,就是不斷地再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