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個有趣的視頻,內容是主人指揮著牧羊犬把羊驅趕成各種圖案。狗聽著主人的指揮,真的把羊驅趕成了各種圖案。我不由得驚嘆狗在主人指揮下對羊群的管理能力,那麼一隻牧羊犬究竟能管理多少只羊呢?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大概是100-300隻。

...

我也想了一個問題,那麼多羊為什麼就能被一隻牧羊犬輕鬆地驅趕呢?

你能想到嗎?牧羊犬用眼神就可以控制羊群。牧羊犬會一直盯著綿羊看,用凝視的力量給羊群施加心理壓力,從而控制羊群移動。 這種方法並不是牧羊犬單方面發力就能完成的,而是牧羊犬和綿羊兩者共同進化的結果。 綿羊自然會對這種凝視做出反應,因為它們也被捕食者馴化了,懂得躲避這種侵略性的目光,避免成為受害者。

與其說放牧是牧羊犬天生的本領,不如說它們更容易和牧民契合。牧羊犬在小的時候便開始和牧民一同放羊,去了解羊群的習性,在牧民的行為中洞察出每個動作的寓意,將行為與結果關聯起來,得到主人嘉獎後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因為羊溫順聽話,又跑不快的特性,人類飼養捕殺起來十分方便,古代祭祀時也是把羊作為首選的祭品。作為最早人類馴養的牲畜,在人類有了智慧以後就以殺羊為食物,取羊的皮毛為衣服。在草原或是山地牧民的生活中,無論綿羊、山羊,都乖乖地聽從羊倌和牧羊犬的指揮。到剪羊毛時,又聽任擺布,甚至被牽進屠宰場時,還乖乖地跟著走,從不反抗,也不掙扎。

這種「盲從」、「隨大流」和「跟著走」都是羊的特性,都是從野羊的老祖宗那裡繼承下來的。因為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很久以前野山羊的生存條件遠比草原上其他有蹄類動物艱難得多。所以羊群惟有緊跟頭羊,每個個體都跟隨前面的羊的足跡走,步調一致,方向一致,它們才會覺得安全。

...

再從羊的生理習性看,綿羊有蹄間腺,山羊有尾下腺,都發出一種獨特的膻味,它們都習慣於沿著前面的羊留下的帶此氣味的足跡向前走。這樣,跟著富有經驗的頭羊走,就不必擔驚受怕了。所以,一羊緊跟一羊,絡繹不絕地向前移動著,確實溫順有序。有時,頭羊難免失足墜落懸崖,而後面的羊也緊跟上來,不分青紅皂白地往下跳。羊是如此「死心眼兒」,它們的「跟著走」已根深蒂固,變為「基因」世代相傳了,人類在「克隆」羊時能否將此習性予以改變,還不得而知。

...
新疆跳崖身亡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