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不出門也需要驅蟲嗎?答案當然是要啦!

你家貓咪的生活環境真的乾淨嗎?很多人覺得貓咪不出門就不用驅蟲了,但其實很多途徑都能夠感染寄生蟲。剛出生的幼貓可能會從母貓身體裡感染蛔蟲等寄生蟲,在家的貓咪會接觸主人從外面穿回的衣服鞋子等物品,平常開窗的時候空氣中也會攜帶細菌或者寄生蟲,這些情況都有可能使貓咪被感染。因此,貓咪的驅蟲絕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小事,為了貓貓們的健康成長,趕緊把貓咪驅蟲搞起來!

...

驅蟲的重要性

如果不及時驅蟲,貓咪很有可能感染寄生蟲,會精神消散,可能伴有嘔吐,拉稀等異常狀況,嚴重影響貓咪的健康成長。除此之外,諸如絛蟲、蛔蟲等體內寄生蟲還會通過糞便、甚至親吻撫摸等動作傳染給人,像跳蚤一類的體外寄生蟲也有極大可能轉移到人身上。因此,為了大家的和諧生活與健康,一定要定期給貓咪驅蟲!

感染症狀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那說明貓咪可能需要進行一次體外驅蟲:

①貓咪時常抓撓耳朵或者甩動自己的頭部,有可能感染耳蟎。

②貓咪過度舔毛,毛髮粗糙無光澤,脫毛現象明顯增加,且身上出現了痂皮甚至膿包,或出現可以扣下的黑色小顆粒,並且這些小顆粒溶水時為血色,則貓咪有可能感染跳蚤或虱子。

③貓咪身體上出現了明顯的蟲子,如吸血會變大的蜱蟲等。

...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那說明貓咪可能需要進行一次體內驅蟲:

①如果貓咪在排便前後瘋跑,拖著屁股在地上蹭行或過度頻繁舔舐肛門,在貓咪肛門處、貓砂盆、沙發上可以發現類似乳白色米粒的物質,很可能就是感染絛蟲了。

②如果貓咪吐出來或者拉出來整條細細長長的蟲蟲,那可能就是感染了蛔蟲。

③胃口大,但是依舊身形消瘦,可能是感染了鉤蟲。

④經常咳嗽或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時,可能是感染了心絲蟲或弓形蟲。

...

已感染:

如果貓咪已經感染了寄生蟲,若症狀輕微,如日常防範一樣驅蟲即可。

如果出現了嘔吐或者便血便蟲的情況,則說明腸道裡面已經有很多蟲子了,最好將貓咪帶去醫院檢查,對症下藥。

日常防範:

一般來說,貓咪滿8周齡後可以進行第一次體外驅蟲。如果貓咪很小,例如剛出生沒多久的流浪貓身上也有寄生蟲的困擾,這時可以用適用於2日齡以上的體外噴劑,進行緊急處理一下。

驅蟲頻率根據不同的驅蟲產品會有所不同,且與貓咪日常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一般來說,長期在家並吃貓糧或自製熟食的貓咪可以適當減少內驅頻率,而經常出門撿食或生骨肉餵養的貓咪可以適當增加內驅頻率。同樣,夏天蚊蟲較多建議可以1-2個月一次外驅,冬天氣溫較低可以2-3月做一次外驅。

...

注意提示:

①通常驅蟲要在疫苗之前一兩周,要決定懷孕的貓咪則至少要在孕前或者生產後一個月才可以驅蟲。

②新貓到家、寄養、旅行等環境更換的情況,需觀察3-5天,確認健康無應激反應後再驅蟲。

③貧血、瘦弱、營養不良、生病時最好不要驅蟲,實在需要用外驅滴劑會稍微好一些。

④嚴格按體重給藥。

⑤口服內驅藥需在飯後食用,避免強烈的胃腸反應。

⑥外驅藥使用後能否洗澡因不同藥廠而不同,有些外驅藥使用後2小時即可洗澡,有些須3~4天後才可。

⑦內驅後幾天內,貓咪體內死亡的寄生蟲和蟲卵會隨糞便排出,主人仔細留意蟲量,若每日排出的蟲量不減反增須及時就醫。

⑧外驅藥使用後避免貓咪去舔給藥處的皮膚,因攝入高濃度的外驅藥(貓咪舔了剛滴下的外驅藥)有一定的胃腸道反應。

⑨把外驅藥滴進洗澡水裡,通過洗澡的方式給藥會大大降低外驅藥的作用,建議主人按說明書規範給藥。

...

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