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元「毒貓糧」風波已持續數月。
近期,多地消費者反映貓咪食用「信元發育寶」品牌的貓糧後,出現中毒甚至死亡的情況。南都記者注意到,繼上海信元出具華測的檢測結果稱產品達標後,寵物主們自費將涉事貓糧送檢,結果顯示信元旗下三款貓糧細菌性內毒素含量,比市場上其他品牌貓糧高出數倍。
雙方爭議點來到「細菌性內毒素」。寵物主們希望信元給出在監管機構監督下的檢測結果,信元方面強調產品檢測符合標準。6月6日,信元發表《關於細菌性內毒素的說明》,稱細菌性內毒素致病主要來源於血液輸入,進入消化道的食品中的內毒素對健康動物影響不大,相關說法再遭寵物主們反駁。
圍繞細菌性內毒素的標準及證據鏈,涉事寵物主們和貓糧品牌的「拉鋸戰」,還在持續。
相似遭遇
海莉是上海市民李小姐讀研究生時收養的棄貓,已經陪伴她三年。今年3月,李小姐家包括海莉在內的三隻貓咪,突然集體出現不適。
海莉生前照片。受訪者供圖
「當時我在家辦公,下午突然發現海莉側躺在地板上,四肢都是僵直的。前一天它還活蹦亂跳的。」李小姐告訴南都記者。
「海莉喜歡吃凍干,它最早出現不適症狀。我送到醫院,寵物醫生看化驗單,就問我是不是餵了信元發育寶貓糧,提醒我趕緊停掉,說醫院已經遇到過吃這款貓糧的貓咪死掉。」李小姐回憶,去年11月,她開始購買信元發育寶貓糧,到出事前共購買了兩次。
她立即停止給貓咪餵食該貓糧,並用醫生開的護肝片餵給還在家的貓咪,從而保住了這兩隻貓,但沒能搶救回海莉。到寵物醫院的第三天,海莉去了「喵星」。照片顯示,海莉離開時側臥著,表情似有些痛苦。
傷心的李小姐在微博上寫下這段遭遇,半天內超過70位貓主回復食用信元貓糧後遇到類似情況。
貓主嚴先生說,他的貓生前食用信元發育寶「饕餮盛宴」貓糧,出現異常後送醫,醫生判斷是肝中毒,救治六天後去世。
多位寵主提供的貓咪檢查單顯示,臨床描述均出現肝臟受損、中毒性肝炎、器官衰竭等症狀。化驗指標中出現白細胞增多,多數還出現谷丙轉氨酶超標數倍。
部分就診單。
涉事貓主們成立了維權群,在一份「信元發育寶貓糧問題收集」的微信表單里,來自江西、寧夏、湖北等多地的消費者填寫了購買的該品牌貓糧批次、餵食日期、寵物發病症狀等情況。南都記者注意到,其中死亡貓咪多出現「四肢無力、心跳急促、肝腎衰竭、多項生化指標超標、高血鉀」等發病症狀描述。
官網信息顯示,上海信元動物藥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其隸屬於1970年在台灣創立的信元動藥集團。官網資料介紹,「一直以製藥的嚴謹精神生產寵物產品」。
信元聲明。
4月10日凌晨,上海信元動物藥品有限公司凌晨發布《關於「饕餮成貓糧」事件的致歉聲明》,稱已通知相關客戶下架暫停該品的銷售。李小姐和其他涉事貓主代表,曾與信元董事長施軍輝通話。據李小姐轉述,施軍輝認為信元貓糧符合國家標準,並提出檢查貓糧需要時間。
檢測「羅生門」
維權貓主們告訴南都記者,起初發現貓糧疑有問題時,和信元協商送往多家專業機構檢測。
後來因為疫情和受害貓咪情況不佳,時間緊迫,雙方同意送往該司一直送檢產品的廣州市華測測試認證技術有限公司和青島市華測測試認證技術有限公司。有貓主透露,「廣州華測說因為輿論原因不檢測,最後全在青島那家檢測。」
4月14日,信元在微博發布《關於「饕餮成貓糧」事件第二階段處理方案溝通函》稱,經第三方機構檢測,重金屬、黴菌毒素、農藥殘留、細菌等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均屬合格。5月9日,信元公眾號發布《檢測合格聲明》,稱88個營養與衛生風險指標均合格。
上述檢測結果依舊未能平息爭議。
涉事貓主們認為,根據微信群內統計,因餵食信元貓糧後身體發生異常的貓咪數量達到900多隻,「很難說是偶然事件。」
李小姐率先注意到貓咪受害,或因貓糧內毒素超標導致。
她告訴南都記者,這起因於一位貓主與她聯繫,出現病症後,通過服用村里獸醫開的藥後,貓咪情況好轉。之後,李小姐將該藥方寫成指南分享,並將相關化驗單發給在英國牛津某微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哥哥。綜合多份化驗單的數據,李小姐的哥哥分析,受害貓咪出現症狀或為體內含有過量內毒素引起。
因目前國標檢測不含內毒素這項指標,信元此前的檢測報告也沒有內毒素這一項,貓主們籌款將涉事貓糧送至第三方機構檢測。
消費者自費送檢結果,左一、二為其他品牌貓糧,右一、二為信元旗下貓糧。
貓主們挑選了市場上銷售量較高的國內外四款品牌貓糧,與信元發育寶饕餮肉宴成貓糧、信元貝樂芙成貓糧(線下款)、信元發育寶京東聯名定製凍干雙拼貓糧一同送檢。
「因為第一次檢測貓糧是開封后的,我們還組織了第二次送檢。6月1日收到結果。」李小姐說,上海復達檢測結果顯示,信元生產的貓糧內毒素含量高於其他送檢貓糧品牌。
內毒素之爭
「呼吸困難、心律加快、休克、肝腎功能嚴重受損……信元發育寶貓糧事件受害貓咪的症狀,與內毒素對肝臟的損傷的臨床表徵高度吻合」,6月5日,受害貓主們發表聯合聲明,「懷疑細菌性內毒素是元兇。」
6月6日,信元發布《關於細菌性內毒素的說明》回應,內毒素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國標和國際上沒有食品飼料的細菌內毒素限量標準。說明稱,細菌性內毒素致病原因主要來源於血液輸入,進入消化道的食品中的內毒素對健康動物影響不大、內毒素引起的特異性症狀與該司所收集病例的臨床症狀不吻合。
對於信元的回應,貓主們認為信元提供的資料不完備,「涉事貓糧是1月的生產批次,信元提供的部分送檢原料,顯示是今年4月的生產批次」,此外,貓主們還認為信元對論文觀點「選擇性呈現」、「解讀有偏差」。
南都記者查閱信元上述說明引用的6份文獻,其中《內毒素致病機理及防治研究進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信元引用該文解釋「內毒素以血液感染為主」,「進入消化道的飼料中的內毒素對健康影響不大」。
南都記者查閱該論文,研究者提到前提是「在正常情況之下」,而當發生腹瀉等疾病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時,「內毒素很容易穿過屏障進入血液」、「當內毒素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體內蓄積而含量過高時,會導致發熱、炎症、水腫、心血管疾病和肝腎功能障礙等疾病」。
信元官方引用的《急性內毒素血症對犬類腎功能的影響》同時提到,「肝臟既是清除內毒素的場所,同時又是內毒素血症、休克過程中最易受損的器官之一」。
任職於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農業農村部畜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的高級獸醫師陳紅告訴南都記者,根據現有研究,從臨床來看,動物吃了含有大量內毒素的食物後,如果被身體吸收,可能會導致發熱、炎症、器官受損甚至休克。患病貓的檢驗報告顯示肝功能受損,但肝臟功能的損害不完全能推測是由內毒素引起,也可能是黴菌、藥物、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等導致的。
她表示,從寵物主們提供的檢測報告來看,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內毒素檢出,而由於國際國內對貓糧內毒素限量沒有規定,所以檢測機構也沒有判定依據,只報出了樣品的檢測結果。
南都記者注意到,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2021年4月一單行政處罰顯示,「對上海信元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日常檢查時發現,其採購的三個飼料產品的生產企業未獲得農業農村部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
此外,環保處罰顯示,信元6月6日在公眾號公布送檢原材料商之一的梁山天昊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9月因「公司生產車間至污水處理站之間的官網損壞造成廢水外溢至廠區地面,地面未採取防滲漏措施」,被梁山縣環保局處罰。
原因追蹤
6月20日,南都記者在淘寶平台搜索上述送檢的三款信元貓糧,顯示無結果。京東商家表示,信元饕餮肉宴成貓糧在今年3月已停產。
南都記者聯繫上海信元,其工作人員表示,「內毒素的檢測沒有問題,目前全國的專家也給不出內毒素超標的具體數額。」
對於受害貓主對官方檢測報告的質疑,工作人員稱,「這些都是網上輿論,沒有證據」。其稱已經召回了涉事的三種貓糧,非官方授權店鋪則無法聯繫上。此前在6月6日,信元方面稱將再次檢測。
「目前對於獸藥、人體用藥的檢測包含內毒素這項指標,但對於貓咪內毒素中毒的研究很少,也沒有相關的標準值。」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農業農村部畜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高級獸醫師陳紅表示。
科普博主@雲無心45 分析認為,由於細菌內毒素在正常的食物飼料中含量很低,法規沒有進行限制,科學上也沒有充分的研究數據,從法律舉證角度,「內毒素導致貓咪中毒」目前難以形成法律上的證據鏈。
有資深寵物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產貓糧品牌不少是代工生產,採購的原材料品質差,配方偷工減料,無法保證品控,加上國內對寵物食品監管力度很輕,一些企業甚至會用發霉的原材料生產貓糧。
令貓主們憂心的是,出現病症的貓咪數量還在增加。
6月12日,一位貓主向李小姐反映自家愛貓出現不適,其餵食的信元貓糧是於5月22日在寵物醫院購買的,產品生產批次為1月17日。該受害貓主送貓咪前往上述寵物醫院住院治療時,發現涉事貓糧仍擺在寵物醫院的貨架上,經提醒才撤下。
涉事貓主們表示,希望寵物食品安全問題能引起企業及監管機構的重視。貓主嚴先生說,「如果真相是貓糧內毒素超標,那不單是信元貓糧的問題,要推動內毒素納入貓糧檢測的指標。」
「我們希望避免更多無辜的貓咪受傷害。信元要給出公正處理的態度,調查並告知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貓咪集體中毒。」李小姐表示,後續將考慮訴之法律渠道。
采寫:南都記者 黃馳波 實習生 潘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