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好的夥伴是「黃黃」,它是一條愛搖尾巴的大黃狗,每天跟在我身後一顛一顛地跑。有時候給它的脖子搔痒痒,它便仰起頭,眯著眼睛,尾巴搖得更歡了。

平時,黃黃的兩隻耳朵總是耷拉著,一聽到我嘴裡發出「sou!」的聲音,耳朵立刻就豎起來,一下一下地轉著,然後像箭一樣向前衝去。

...
黃狗

後來進了大學,跟著幾位博學多才的老教授學習古代漢語,居然發現,這種驅趕、命令自家的狗上前聲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左傳》中就出現了,其本字為「嗾」。

「嗾」字的意思是什麼

嗾,普通話讀如sǒu(音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嗾,使犬聲。」即本義為使狗上前、咬人而發出的聲音。

...
嗾,讀作sǒu

在我的家鄉山西平定方言中,仍存此古語,只是有些人衍音讀如xìu(音咻),也有人讀如shào(音哨),皆是「嗾」字聲母顎化造成的,這與漢代揚雄《方言》的記載相符。

清代段玉裁注《說文·口部·嗾》:「使犬聲, 見左傳宣二年,作之噬也。《方言》曰:『秦晉之西鄙,自冀隴而西, 使犬曰哨。』郭音騷, 哨與嗾一聲之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嗾,就是讓狗上前咬人而發出的命令聲,這個字見於《左傳·宣公二年》一文中。漢代揚雄在《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一書中說,秦晉冀隴以西的民族,使犬的聲音叫「哨」。兩晉時期的訓詁學家郭璞把這個音標註為「騷」。哨與嗾為一聲之轉的關係。

...
東漢許慎與《說文解字》

古代訓詁書中,解說兩個字讀音相同、語義相通,往往稱之為「一聲之轉」。換言之,就是雙聲相轉的關係,也就是說,幾個字在聲母同一的前提下,語音發生轉變,但字義沒變。

在山西平定方言中,使犬聲「嗾」,有的人說成「咻(xiu)」,有的人說成「哨(shao)」,與「嗾」都是一聲之轉。

由於「嗾」字在最初的時候,只是一個表音的擬聲詞,所以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獻中,標註的讀音也不盡相同,比如唐人徐彥《春秋公羊疏》中記載:「今呼犬謂之屬。從口,族聲。」

「嗾」字最早出現在哪部文獻中

「嗾」作為使犬口令的象聲詞,最早見諸史籍記載,乃《左傳·宣公二年》:「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

...
古代典籍《春秋左傳》

這段話的大意是,晉靈公非常憎恨多次諫諍的趙盾,秋九月,晉靈公把趙盾叫來一塊喝酒,事先在宴會上埋伏下武士,準備藉機殺掉趙盾。趙盾的車夫提彌明發現了這個陰謀,便快步走上殿堂,說:「臣下陪君王宴飲,酒過三巡還不告退,就不合禮儀了。」並以此為藉口,扶起趙盾走下殿堂,從晉靈公的宴會中逃出來。晉靈公便喚出了猛犬來咬趙盾。提彌明徒手上前搏鬥,打死了猛犬。趙盾說:「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兇猛,又有什麼用!」他們兩人與埋伏的武士邊打邊退。最後,提彌明為保護趙盾戰死了。

...
1880年於今山東省嘉祥縣武翟山武氏祠堂出土的漢畫像石「嗾獒圖」

這件事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史稱「靈公嗾獒」。《春秋公羊傳》《史記》對此也有詳細記載。

不過,司馬遷對這段歷史進行了一些補充和改動,首先是把趙盾的車右,名叫提彌明的,改為受過趙盾一飯之恩、後來當了晉靈公廚師的「示眯明」,這位廚師在《公羊傳》則被稱之為「靈輒」。

示眯明,或靈輒,是數年前趙盾在首陽山打獵時,遇到的一位餓得奄奄一息的人,趙盾見其可憐,便取出食物給他食用。可是餓人僅食一半,趙盾問其原因,餓人道自己離家三年,未見其母,想把食物帶給母親。趙盾感其孝心,又贈與他一籃飯和肉讓他帶回家給母親食用。後來示眯明當了晉靈公廚師,但趙盾並不知情。為報一飯之恩,危急關頭,示眯明便對趙盾捨命相救。

...
古代典籍《史記》

至於靈輒和提彌明是否同一個人,據所掌握的資料來看並沒有其他爭議。如《樂府詩集》中:「慚無靈輒,以報趙宣。」元雜劇《合汗衫》亦云:「你則學那靈輒般報恩,休學那龐涓般雪恨。杜甫詩「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也是讚美靈輒報恩的義舉。

「嗾」字有哪些引申義

嗾,本義是指揮狗上前撲咬而發出的一種命令聲,這明顯就是一種訓狗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古代漢語中,叫「獎」。

《說文》:「獎,嗾犬厲之也。」段玉裁註:「嗾,使犬聲也。厲之,猶勉之也。」

獎,本作「奨」,從犬,從將,將省聲。

...
「將」字的演變

「將」是個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的「將」字,左邊是個豎起來的桌案形狀,兩個桌腿朝左,右邊是「月」字,就是「肉」,代表將肉放置在桌案上面。

將字下面加個犬,意思就是「使犬食肉」,用食物來刺激,自然就會讓犬感到興奮,於是,引申出「引誘」 「誘導」 「獎勵」等意思。

犬經過訓練,就能聽懂人話,一聽到「嗾」的聲音,便心領神會,按照主人的意志行事。

由此,又引申出「煽動」 「挑唆」 「教唆」 「指使」的動詞義。

...
黃狗

如,《北史·列傳第十四》:「爾如狗耳,為人所嗾!」這是一句罵人的話,意思是說,你就像條狗,聽外人唆使!

宋朝周密《志雅堂雜鈔·圖畫碑帖》:「百姓冉興,為人嗾使打鼓,告官家差役不均。」這個叫冉興的人,受人唆使,把官府告了,結果讓皇帝打了十七大板。

...

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商三官》:「豪嗾家奴亂捶之, 舁歸而斃。」商三官的父親得罪了富豪,富豪唆使家奴把他打死了。

到了今天,不僅是秦晉一帶,其他地區的人們也都以「嗾」為「使犬聲」,不但「使犬」,也慫恿「使人」, 兩千多年來基本沒有改變, 保持著語言的原生態。

「嗾!把木頭叼回來。」

「這些狗腿子,只要給他一點好處,一嗾一個準,讓干甚就干甚。」

「背後有瞎鬼在嗾諞, 他能做下甚好事?」(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