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網際網路大廠加班996的年輕人,

帶著各自的貓咪出來交友;

一位成都的流浪歌手,

為兩隻狗搬了21次家,但絕不棄養;

一個海淀媽媽讓柴犬去參加犬類的比賽,

教育內卷影響到了狗身上;

中年男子帶著阿拉斯加犬到鄉野生活,

讓狗狗尋找自己的「鄉村愛情」……

這一個個寵物與人的故事,

來自紀錄片《寵物一千零一夜》。

 

據《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

在中國,養寵物的家庭已超過1億,

平均每5個家庭就有一戶養寵物。

2019年,6個生活在北京的90後女孩,

花2年時間,調研了全國近300個養寵家庭,

拍攝、記錄下其中24個故事。

片子上線時豆瓣分數一度高達9.4分,

目前穩定在了8.5分。

 

動物們在拍攝過程中

不少觀眾在評論區留下感觸:

「即使我一無所有,

有一隻貓陪著我,就很幸福。」

「它是我生命里最特殊的伴侶。」

一條來到團隊位於北京郊區,

探訪製片人陳夢丹和夥伴們的工作室。

撰文 陳薇沁 責編 陳子文

 

 

跑速高達60公里每小時的奧利奧

「回家看到它,特別幸福」

生活在蘇州的奧利奧,是一隻義大利小靈緹,屬於獵犬,是天生的運動健將,跑速高達60公里/小時。

每次一出門,它就像孤獨的阿甘,拼命地奔跑,鄰居家陪跑的邊牧、柯基紛紛敗下陣來。

奧利奧的主人是一對蘇州小夫妻路瀟和魏依文。最初選擇養靈緹,是因為它毛短,好打理。新婚不久後,兩人就面臨兩地分居——丈夫路瀟要去上海工作半年。奧利奧陪伴魏依文度過了獨居生活。

 

「每天回家看到它,特別幸福。」儘管有時候,魏依文不知道回家等待她的是驚喜還是驚嚇:有時奧利奧活潑地等在門口搖尾,有時把紙巾盒撕碎了一地。但不論如何,它總是那麼無辜地看著她,緊緊跟在她屁股後面,陪著她做飯、洗衣服甚至上廁所。有奧利奧的日子,「從不會覺得是一個人在生活。」

 

結束異地後,夫妻倆更把奧利奧當成一場「育嬰」的提前練習,無微不至地照顧,像養孩子一樣用心地陪伴它。在奧利奧每天的散心時間裡,魏依文和路瀟對它也十分「溺愛」,不強求任何握手、打滾的技巧,「我們唯一教會他的指令就是——『回來』。」

 

然而每天一小時的放風時間、城市裡有限的草坪,並滿足不了靈緹的天性。

又是一個工作日,夫妻倆早早出門上班。靈緹望向窗外,下面是一片廣闊的草地,然而對於它來說,一天中的23個小時,只能與枕頭為伍、地板相伴,在它最年輕氣盛的時候,它不得已只能靠「蹦床」、撕咬羽毛枕頭髮泄旺盛的精力。

 

對此,路瀟帶著一絲愧疚。「其實動物本質上是不需要人類,它們可以自己生存,但是我們需要它們,才會把它們帶進自己的生活。」

 

流浪歌手羅凌

為狗搬了21次家:我不能棄養它們

兩隻黃金獵犬,是羅凌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

羅凌生活在成都,是一名流浪歌手。夜晚,她會將自己的寵物零食攤改成一個夜幕下的舞台。

在灰黃的路燈下,身形圓潤的她,唱著並不特別在調的自創曲《看月亮》,兩隻毛髮凌亂的黃金獵犬是她唯一的聽眾。

 

一曲終了,她帶著心愛的狗,開著一輛破車離開,平靜地敘述著自己悲涼的身世,「我的生活、我的童年只有無盡的毒打」。

生活似乎放棄了羅凌。父母離異,她從小遭到家暴,一路熬到了十幾歲,從家中逃了出來,之後卻又在戀愛中受挫。逐漸地,她習慣了「沒有父母、沒有朋友、沒有愛人」的生活。

 

流浪的過程中,蹦蹦和艾瑪一直在她左右,它們是她收養的兩隻生病的黃金獵犬。艾瑪會在深夜3點從車上跳下來陪她去菜市場進貨,羅凌會在鄰居批評狗的時候,極力為它們爭辯。

人與狗相互庇護,取暖。也正是它們,讓羅凌決定放棄流浪,穩定地居住與生活,以製作寵物的零食為生。

 

走進羅凌的家裡,一股奇怪的氣味直面而來,那是一種「因為從未被照顧、而不會照顧家」的味道。也因此,她的房東和鄰居對她下了驅逐令:不養狗就留下,養狗就走人。

生活費始終是告急的,搬家費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搬家,她抵抗著家族遺傳的高血壓、糖尿病,上街賣唱、工作、賺錢。

「我是在街上流浪的人,但是它們不是流浪狗,它們有我的嘛。養狗就是要養一輩子,有始有終,我不能像那些人騙我那樣子去騙它們。」

 

在第21次搬家後,羅凌最終決定租住在一家街邊的店鋪里,白天可以做生意,晚上就湊合住下。

搬家當日,她笑著在門口鋪一張破了的紅地毯,在上面輕輕拍打蹦蹦因發炎而發癢的皮膚,她對艾瑪說,「等我們有錢了,就去換了這個地板膠,在天花板上裝上彩燈。」

 

一個被生活拋棄的女人和兩隻生病的狗,也能給予對方那麼多的愛。

拍攝結束前,紀錄片團隊目睹了羅凌再一次被房東驅趕。

她癱倒在沙發上,眼神閃過一絲淚光,從兜里掏出了層層塑膠袋包裹的一根雞腿,蹦蹦和艾瑪盯著她,她佯裝生氣:「別看了這是我的,這是我留給自己的!」最後,她又笑了,慢慢撕開雞腿,跟它們分食。

 

「我的狗失明了,這輩子我想做它的導盲人」

2013年,9個月大的時候,薩摩耶萌萌失明了。

萌萌是北京女孩甦醒的媽媽帶回家的第一隻狗,甦醒愉快地把它認作妹妹。沒想到沒多久,萌萌因為腎衰竭患上了青光眼。那一天,甦醒在醫生辦公室哭了很久,最終她還是同意醫生幫它摘除眼球,換上了一雙天藍色的義眼,像星空一樣。

 

萌萌的世界從此失去了顏色,只剩下等待。但它從不在家「胡作非為」,它可以悄無聲息地在門口睡一整天,直到聽見甦醒回家的腳步。

甦醒也會閉著眼想像萌萌腦海里的世界,在家時,她常常一遍遍地叫著「萌萌、萌萌」,直到它雪白的身軀慢慢地踏著步子、跌跌撞撞地倒進她的懷裡。

 

甦醒媽媽生前和萌萌在一起

幾年前,媽媽因病去世,甦醒的世界陷入灰暗。失明的萌萌仿佛也明白「媽媽」的氣息消失了,再也回不來了。它常習慣性地坐在媽媽最愛的沙發位置,尋找她殘留的味道。

很長一段時間裡,上班之外,甦醒把所有的時間拿來陪伴萌萌。用有聲的小石子扔在地上和萌萌玩遊戲,在低矮的台子前一遍遍鼓勵它跳下來,「因為有姐姐,你就不用去害怕世界的黑暗」。

 

另一個摯愛的遊戲是媽媽發明的咬繩子,「我媽媽生前說,不喜歡看到萌萌因為看不見而老低著頭,所以就發明了這個讓它仰起頭的遊戲。」

「可能上輩子,它是我的導盲犬,然後這輩子我就成了它的導盲人。」

 

2018年,萌萌再次生病,病情嚴重。

「我就向天祈禱說,媽,你已經走了,我說你能不能讓萌萌多陪我幾年。」奇蹟一般,萌萌又活了下來。

如今萌萌已經8歲,在它餘下的生命里,甦醒決定繼續當它的導盲人。

 

寵物咖啡館成為年輕人創業的新趨勢

可愛背後,是當代社會的投射

據《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國城鎮犬貓數量已經超過1億,約每5戶人中就有1戶養寵人。

 

養貓成為新趨勢,一年內增加了10.2%,養狗趨勢平穩中略下滑,降了2.1%,貓狗數量差在不斷縮小。品種上,布偶貓和柴犬尤為受到歡迎。

 

80後、90後是養寵的主力軍。大學學歷養寵人約占總數的一半,新一代養寵人群趨向「雙高」(高學歷和高收入)。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寵物不僅僅是寵物,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侶。紀錄片《寵物一千零一夜》裡,更多寵物與主人的故事在上演。

 

網際網路大廠青年之間的貓咪社交

一群網際網路大廠加班996的年輕人,帶各自的貓咪出來交友。這場相親局裡,主人和寵物,誰會先脫單?

 

因為疫情,被困居民樓的貓咪cp嬴政和豆花

武漢疫情下,被困家中的貓咪嬴政,不僅要在陌生人的幫助下逃出生天,更要防止女朋友豆花被情敵老馬搶走。豆花懷孕了,孩子究竟是誰的?

 

「富養」布偶貓的退休夫婦

兒子已經出國的退休中產夫婦,選擇不去打擾忙於工作的孩子,反而給8隻布偶貓公主般的待遇,因此享受「天倫之樂」。

 

寵物生殖舒緩服務

大齡單身女性楊越越,在自己的柴犬相親失敗後,帶著它去找專業的醫生做「生殖舒緩」,給了狗一次通體舒適的體驗。

 

被認為是「最適宜作為實驗犬」的米格魯們,常年關在籠子裡

一隻常年用於實驗的米格魯003號患有「人類恐懼症」,懼怕陽光和外出,卻遇到了一群住在福利院、身患阿茲海默症的爺爺奶奶,互相撫慰著對方的疾病。

 

為主人的愛情導航的導盲犬

導盲犬帶男主人每兩周往返唐山-北京兩地,一路地鐵、公交、步行、拔山涉水,只為牽連兩位盲人的愛情。

 

團隊裡的90後導演、製片人

一個個熱鬧可愛的故事背後,投射著當代社會下人的生活與情感。

而紀錄片的製作團隊,是一群生活在北京的90後女孩。

我們在北京郊區的工作室見到製片人陳夢丹時,她正在勸誡住在工作室里的中華田園貓小苹不要外出了,「外面下雨,晚點又要滾一身泥巴回來,這個季節容易生病。」小平有一身淡金黃的毛髮,躺下是巨大的貓條,被戲稱為「中華田園緬因」。

 

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流浪貓小苹在工作室找到了家

團隊共調研了200-300個家庭,最終選擇了24個人與寵物相處的故事,濃縮在了這8集紀錄片中。

片中人們養動物的種類也非常多,除了貓和狗,有人養羊駝、鴨、梅花鹿、矮腳馬,甚至還有奶牛……

「養一隻寵物,它會越來越像主人。」在拍攝的過程中,陳夢丹觀察著每個主人是如何看待寵物的。有的人可能就是把它當作孩子,準備最好的伙食,出門都用嬰兒車接送;有的人可能只是讓寵物成為室友,彼此不相干,給予寵物很大的自由。

 

片子的導演詹子琪在自己養了貓後發現,「是它們在陪伴我們,而我們為它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感激。我們的世界的確很大,但它們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到底是什麼支撐著全中國1/5的家庭為寵物「日供兩餐,日鏟兩屎」?

「是人類永恆的孤獨感吧。」深入調研了300個養寵家庭的陳夢丹說道。

拍完紀錄片之後,她發現更能去理解人為什麼需要寵物的陪伴?人投入自己的情感,然後從寵物身上得到它們情感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