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貓」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可愛的貓咪
經常讓「鏟屎官」們把持不住
近年來
養貓在年輕人群體中變得十分熱門
每天擼貓、和貓咪玩耍
成了不少「鏟屎官」每天的樂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與愛寵親密接觸時
隱藏的疾病風險不可忽視
前不久
家住廣東佛山的凌女士
就因為「擼貓」差點惹上大麻煩
12月5日,凌女士因持續一周出現發熱、呼吸不暢等原因,到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求醫。
根據醫生介紹,凌女士就醫時是神志清醒的。一開始,凌女士通過藥物治療症狀有所減輕。
可後來凌女士的病情突然加重,肺部也變成「白肺」,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的狀態,陷入昏迷。
12月9日上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內,打了鎮定劑後的凌女士靠著呼吸機來維持呼吸,而病因就是她腰部兩星期前起一處紅腫,現在已經結痂,差不多成人指甲蓋大小。
經醫生診斷,這個是被恙蟲叮咬後的傷口,凌女士被確診患有恙蟲病,而目前凌女士肺部滲出依然嚴重,肝功能衰竭。
恙蟲病一般是
在戶外草叢等地被恙蟲咬傷所致
但凌女士並無去戶外草叢
那她是怎樣得病的呢?
經醫生反覆追問得知,原來凌女士是一名文員,辦公室附近經常有一隻來源不明的貓來和凌女士玩,醫生判斷很可能恙蟲是通過這隻貓咬傷凌女士的。
醫生解釋,有老鼠的地方就可能存在恙蟎。凌女士「擼」的貓可能曾經接觸過老鼠,所以不經意間可能被恙蟎叮咬。但因恙蟎個頭小,人被咬後不易察覺。
類似的病例,今年還有很多
↓↓↓
這到底是一種
什麼樣的可怕小蟲子?
輕輕咬一口就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什麼是恙蟲?
恙蟲,又稱恙蟎、沙虱,體型袖珍,不足1毫米,肉眼很難察覺。在動物分類上,恙蟲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
恙蟲生長於陰暗潮濕的草叢中,雌蟲在泥土中產卵,約經3周孵化成幼蟲。當動物或人經過草地時,幼蟲爬至動物或人身上短期寄生,吸食組織液及淋巴液。
什麼是恙蟲病?
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是由恙蟲病東方體(一種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恙蟲病南方多發於夏秋季
恙蟲多出現在溫暖、潮濕的灌木叢邊緣、草叢及河岸。喜歡叮咬人體的潮濕處,例如髮際、頸項、腋下至胸乳部、腹股溝、四肢等,引起恙蟎皮炎。
傳播途徑
鼠類是主要傳染源和貯存宿主,恙蟲幼蟲為傳播媒介。
病例可散發,也可流行。
南方多發於夏秋季,5-11月多見,6-8月高峰;北方多見於秋冬季,9-11月多見,10月高峰。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農民和野外工作者發病率高
臨床表現
潛伏期:4-20天,一般10-14天
病程第一周:發熱,體溫可達38.5-41℃;全身中毒症狀,顏面潮紅、結膜充血、身上有焦痂和潰瘍、淋巴結腫大、皮疹、肝脾腫大。
特徵性體徵:焦痂與潰瘍
外觀:圓形或橢圓形
直徑:3-15㎜
形態:表面焦黑色痂皮,基底部肉芽創面
邊緣:稍隆起,周圍有紅暈
數目:1個,個別2-3個
好發部位:身體潮濕處、氣味濃重處、較隱秘處
如何預防恙蟲病?
1.滅鼠
社區、農村地區可以採取投放鼠藥、布老鼠夾等方法進行滅鼠,降低鼠密度。
2.除蟎
剷除居家周邊的雜草,清除恙蟎孳生地。
3.做好個人防護
①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避免在雜草灌叢上涼曬衣服。
②在流行區野外活動時,應紮緊袖口,領口及褲腳口,身體外露部位塗擦避蚊劑等。
③勞動回家後及時沐浴、更換衣服,以防恙蟎幼蟲叮咬。
4.懷疑感染應及時就醫
曾被恙蟎叮咬或野外活動後,一旦出現發熱、特異性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和皮疹等疑似症狀或體徵,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
蚊蟲活躍季
人極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種疾病
嚴重的可致死亡!
蜱蟲、隱翅蟲、恙蟲……
這套實用防蟲手冊+應對方法快收好
↓↓↓
實用防蟲手冊+急救法
出去遊玩一定要小心
別在草地、公園、山坡上長時間逗留
防止被蟲叮咬
趕緊轉發告訴更多人吧~
綜合來源:廣東公共DV現場、@人民日報
福建疾控、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
編輯:健康教育與傳媒科
(資料來源網絡,且僅用於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