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狗改不了吃屎。
既然俗話這麼說了,那我相信俗話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狗真的吃屎嗎?狗為什麼要吃屎?吃屎真的改不了嗎?家裡的修勾愛吃屎該怎麼辦呢?
今天我們來科學地探討一下。

修勾:吃屎的快樂,你們人類想像不到
狗吃屎,它圖啥?
首先給大家一個準確答案,狗確實會吃屎。
這個答案相信家裡養狗的朋友都知道。前幾天翻我們微博網友的留言,發現很多人家裡的狗,都吃過/正在吃屎。(已經在打了)



血壓上來了
圖片來自:@博物雜誌 微博評論
狗之所以吃屎,是因為吃屎對它有好處。
不管你能不能理解,事實確實如此。

好處一:獲取營養
狗是雜食動物,很多東西都有可能成為它們的食物,但總不能一個個去嘗吧?還好狗有靈敏的嗅覺,湊上去一聞,就知道這東西能不能吃。
從生理結構上講,狗鼻子裡有約三億個嗅細胞,而人類只有約五千萬個。所以狗子連臭烘烘的糞便里有沒有新鮮的脂肪和蛋白質,都能聞出來。如果有,又剛好趕上修勾肚子餓了,那它自然不會錯過此等美味。

不過,雖然吃的是屎,但人家也還是對質量有要求的——不新鮮的粑粑,狗會嫌棄!
研究發現,對於那些排出超過2天的糞便,即使是經常吃屎的狗,當中的絕大多數(82%)也會嫌棄。

那咱們身邊有多少狗是吃屎的呢?一項研究收集了3027份有效問卷,把那些吃屎次數≥6的狗定義為吃屎狗,結果發現吃屎狗占總體的16%(230);吃屎次數在1~5次的占7.1%(103),剩下的狗主人稱自己從來沒見過自家的狗吃屎。
當然了,這項研究只涉及了有主人的狗,流浪狗吃屎的比例可能會稍高一些,因為它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糞便。
有一種理論認為,狗之所以是狗,和食用人類的糞便有莫大的關係。幾萬年前人馴化狼的時候,狼吃人類吃剩下的食物和丟棄的垃圾,所以不排除一種可能——它們也吃了人類的糞便。

感到蕉慮
好處二:感受信息
你肯定見過這樣的場景,一隻小公狗湊到電線桿子下,先是聞一聞,然後抬起後腿,嘩——
聞,是它在感受其他小狗尿液中的信息素,「這個地盤是我的」;尿,則是要把自己的信息也留在那裡,「地盤不是你的是我的,我有房還有車」。這感覺就像過去往電線桿子上貼小廣告,誰都可以貼,還可以貼在競爭對手的上面。

修勾:就是你了!
不光尿液,糞便中也含有激素。小狗湊近聞一聞,順便再舔一舔、嚼一嚼,不但能知道這坨糞便的主人昨天晚上吃了什麼,還能知道TA是不是處於緊張狀態、是不是處於發情期。
這就跟咱們刷刷朋友圈就能get好多信息一個道理,「xx去單位旁邊新開的飯館吃飯了」「xx又和他的女朋友逛街去了」。所以咱們刷朋友圈跟狗吃屎是一樣的(bushi)。

再說了,嗅聞和咀嚼也是狗感受這個世界的重要方式,知道為什么小狗狗在家老舔你臉、蹭你鼻子了吧?
除此之外,吃屎還能獲取益生菌,或者滿足特殊的心理需求。狗媽媽舔小狗的屁屁能促進排便,吃小狗的粑粑還能清潔環境、消滅痕跡、不被天敵發現等等。

圖片來自:ccc-wdm.com
且慢!吃屎壞處多
看到這裡千萬不要覺得吃屎百利而無一害,這事兒還是有壞處的。比如狗狗剛吃完就跑過來親你,順便打了個嗝兒…
狗吃屎對我們鏟屎人的物理攻擊暫且不論,對於狗狗本身來說,吃屎可能會傳播犬瘟熱病毒、細小病毒等病毒和細菌。除此之外,吃屎的同時還可能會把寄生蟲的卵給吃下肚。
養過小狗的朋友都知道,得定期帶它們去做驅蟲,比如蛔蟲、鉤蟲、絛蟲這些個寄生蟲,成蟲在肚子裡生長,繁殖的時候卵就會隨糞便排出。如果你家狗狗正好吃了,那就幫著寄生蟲找到了新的寄主。

有問題,找醫生
關於寄生蟲,我還看到了另外一種顛覆認知的說法,剛剛隨糞便排出的寄生蟲卵並不能寄生,趁這時候立馬把它吃下去消化掉,反而還能淨化環境,降低了狗狗自己和同伴被寄生的風險。
另外,還有少數報導說有些狗吃了別的狗的糞便,出現了抽搐或其他中毒症狀,結果一化驗發現糞便的主人正在吃藥治病,藥物的代謝產物或者是積累導致了狗狗中毒。

如何防止狗子吃屎?
很多狗子都會吃屎,這事是沒啥可商量的了。但我相信沒人願意眼睜睜看著自家狗子吃屎,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及時鏟屎,讓狗無屎可吃。所以我們鏟屎官本身要勤勞起來,在內在外都要及時清理糞便,儘量不給自家狗子和別家狗子創造有屎可吃的環境。更何況,它在家裡吃屎本來就不存在什麼社交問題。

其次,做到遛狗牽繩。
在戶外,聞其他狗狗的糞便和尿液,是狗狗的社交,如果不讓它門社交,就好比爸媽不讓你看我們博物每天11點的推送、或者看完不讓你在評論區留言一樣殘忍。但為了避免狗子聞著聞著就吧唧吃一大口,需要牽狗繩,這既是懸崖勒馬,也遵守了養犬規定。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擔心狗吃屎的決心和力量都比你大,那你還可以考慮出門時給狗子戴上專用的口罩——聞屎可以,吃屎達咩!
最後祝大家能夠擁有自我管理意識較強(不亂吃屎)的修勾。


圖片來自網絡

有誰家裡的修勾吃(過)屎嗎?
來給大家講講故事唄!
撰文 | 吳海峰
部分圖片來自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