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狗有不同的體型和被毛顏色,其中顏色模式的變化構成了它們最獨特的特徵。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刺鼠信號蛋白(ASIP)基因在兩個不同位置的結構變異。這產生了五種不同的顏色模式,而這些模式在世界各地的數百種狗中廣泛存在。
但這些變化是何時出現的呢?本次的新研究發現,其中一種被毛圖案(顯性黃色,DY)的基因組合與北極白狼共有,根據系統發育分析,它起源於200多萬年前從灰狼分化出來的一種滅絕的犬科動物。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的Danika Bannasch教授說:”雖然我們在思考’狗’的毛色變化,但其中一些變化發生在’狗’被馴化之前。基因告訴了我們一些犬科動物進化的事情。”
研究人員假設,在150~2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在北極,較淺的皮毛顏色對已經滅絕的犬科動物祖先有利。自然選擇導致這種皮毛圖案在種群中持續存在,最終產生了狗和狼。論文作者、美國哈德遜阿爾法生物技術研究所的Chris Kaelin說:”我們驚訝地發現,白狼和黃狗有著幾乎相同的ASIP DNA配置。更有趣的是,一種特定的DNA結構已經有200多萬年的歷史了,甚至早於現代狼這個物種的出現。”
研究發現,狼和狗可以產生兩種不同類型的色素:黑色的真黑色素和黃色的褐黑素(由刺鼠信號蛋白控制產生)。這兩種色素在正確時間和位置上的精確調節產生了不同的被毛顏色模式。單一的基因突變無法解釋五種主要的顏色表現型,只有ASIP基因在兩個區域發生突變,不同的皮毛模式才會出現。據此,科學家們重新命名了這些表型,以便更好地描述這些變異:顯性黃色、暗黃色、刺鼠色、黑色馬鞍和黑色背。
研究人員還發現,顯性黃色的單倍型比預期的要古老得多。”它不是來自現代狼,它存在的時間要長得多,”Bannasch說。在測試了古代狼和狗的基因後,科學家們也確認了占主導地位的黃色單倍型大約存在了200萬年,遠早於3萬年前狗的馴化。黑色背的圖案在9500年前的犬類樣本中發現,這表明,在最早的犬類中,狗的被毛顏色存在豐富的變異。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生態與進化》
期刊編號:2397-334X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1-08-dog-coat-patterns-ancient.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