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貓咪餵養,一直存在爭議。貓咪餵養一般情況分為:24小時無限制供應自主採食,或者根據主人情況,一天餵1~2次。

那麼,如何餵養才是科學的呢?

我們先看一下,科學家們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根據對貓咪和狗狗的研究,發現野貓,在1天(24小時內)會進食8~12次,因為每次的量比較少,所以它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去捕獵,並且次數較為頻繁。

貓咪的飲食習慣影響著它們的消化生理結構,當它們嗅到食物的味道,消化系統就會開始工作,所以,家養的貓咪一直是吃「自助餐」的話,那它們的消化系統就會一直在工作。

所有的生理功能運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消化系統一直在運作的話,它就不得不從別的地方攝取能量來維持運作,從而影響到其他系統的正常運作。

長期這樣的狀態,可以造成許多問題,比如:衰老加快,毛質變差,以及膀胱炎等內部問題。

此外,食肉動物的消化生理也將飢餓作為其健康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被消化的固體食物保留胃中, 直到其他食物完全完成消化才會繼續消化未消化的食物,而飢餓恰恰是推動消化系統工作的關鍵因素。

所以如果貓一直也不餓的話,消化系統的順利運作就會受到損害,這樣就會導致胃部不適,毛球反流和其他運動型消化問題。

所以,自由採食顯然不是一種健康的餵養方式。

長期吃乾糧的貓咪,由於攝取營養的類型單一且不夠多,因此,「自助餐」無疑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從生理結構方面來說,貓咪的胃無法像狗狗的胃一樣,可以通過膨脹來容納更多的食物,如果貓咪一次進食太多,就會出現反芻情況(是指某些動物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 一天餵食次數少,一次餵食的量較大的貓咪就容易出現這個情況。

貓咪在非常飢餓的時候,會很快進食,吃的太快並不是什麼好事,會引起它的腸胃不適。

當貓咪餓了,胃裡的的膽汁酸就會逐漸增加,如果飢餓持續時間久,膽汁酸積累的足夠多,貓咪就會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嘔吐出來的通常是泡沫狀物質,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飢餓嘔吐物」。

那麼,多久算「久」呢?這個因貓而異,短的可以大概5~6小時沒有食物。但是,對於一些貓咪而言,這種嘔吐往往會引發一系列的不適,甚至是引發貓咪無限期的吐食。

出現這些情況,及時貓咪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生病症狀,但是它肯定是不太舒服的。

LisaPierson博士指出,貓咪吃飯的頻率會影響到尿液的PH值,一次性進食大量的食物會導致尿液的鹼度增加,稱為:餐後鹼性潮。這種PH值的變化會導致鳥糞石晶體的形成,鳥糞石晶體會讓貓咪很痛苦,並且存在致命的危險。然而,模仿它們本能的狩獵行為:多次少量的進食,有助於保持貓咪的PH值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

很明顯,每天只餵一兩次也不是個好主意。

那麼貓咪到底應該多久餵食一次合適呢?

成年貓每天最少三次,如果你能做到的話,至少四次,小貓每天至少四次。

如果你可以早上起早一點,起床後馬上給貓咪餵食,然後梳洗上班,下班後立刻回家餵食,晚上睡覺前再進行一次餵食,那麼一天三次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的生活模式沒辦法這麼做,可以考慮買一個寵物定時投食器。

當貓咪改變到一天吃4頓飯,會極大的降低貓咪的壓力水平,這樣對它們消化系統的工作有利,此外,建議儘量吃肉、罐頭,減少乾糧比例。

還有一點,貓咪和狗狗不同,不是必要的情況,不要對貓咪禁食,禁食對貓咪來說不是一種健康的行為,貓咪會因為嚴重的飢餓感導致胃部不適,嚴重的情況還會引起肝脂肪等疾病問題。最常見的貓咪肝疾病就是肝脂質沉著症和脂肪性肝病,並且可以迅速的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導致死亡,體重超重的貓咪更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每天至少按照計劃餵三頓生肉或者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將大大有助於保持貓的消化系統健康、強壯,並在峰值效率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