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貓的身份已經遠不止是寵物這麼簡單。貓咪不僅是日本的國民寵物,甚至憑藉著賣萌,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疫情下的日本經濟。
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總共有130多個地名當中帶「貓」字。從廣告產業到動漫形象,再到各種周邊產業,「貓經濟」在日本的產業規模已經突破了2萬億日元。
比如說哆啦A夢、Hello Kitty等眾多動漫主角,都是以貓為原型創作。僅僅是哆啦A夢,每年就能為日本賺上250億日元,創造上千億日本的產業規模。
除此之外,日本的各大品牌也喜歡將貓作為自己的營銷形象。日本咖啡品牌BOSS CAFEBASE推出貓型瓶蓋限定款咖啡;製藥公司ROHTO推出了貓咪後腦勺圖案瓶蓋的眼藥水;卡西歐甚至將貓作為企業的吉祥物,不僅在網上定時更新其動態,還推出了各種周邊產品。
可以說,貓咪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國民寵物」,不僅安慰了日本人因重重壓力而備受孤獨的內心,更帶來了強大的經濟效應。
在國內,「中國貓」同樣不甘示弱,在和寵物狗「爭寵」的道路上先勝一籌。根據數據顯示,在去年的時候,中國寵物貓的數量已經達到了5800萬隻,超過寵物狗成為了國內名副其實的「第一寵物」。
「蘇州園林的貓」、「故宮的貓」、「西安博物館小貓」等各種貓咪相繼登上熱搜,成為「網紅貓」,吸粉無數。寵物類博主更是如春筍般冒出來,憑藉自家「貓主子「,」混吃混喝「。
就連OPPO發布新手機的時候,廣告片也不再是以往的大片風格,而是直接拍攝了一部「貓片」廣告。
在年輕人對於貓咪的沉迷,和各種信息的推波助瀾之下,貓經濟在中國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貓砂、貓糧、周邊等商品的銷量開始爆炸式增長。
其中,作為硬性需求的貓糧,就是典型的代表。在特賣電商平台唯品會上,素力高、喔喔、麥富迪等貓糧品牌的銷量在今年直接增長了300%。各種貓糧成為了唯品會的爆款商品。
對於年輕人來說,養貓是治癒內心的方式,貓咪是緩解孤獨感的夥伴。對於經濟來說,貓經濟是一片商業藍海,發展貓經濟大有可為。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獨居年輕人的增加,貓經濟在中國將迎來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