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紅碗社 ID hongwanshe2020

作者丨李楊

「到家,狗吃:狗糧、三文魚、酸奶、零食、牛肋骨;我吃:吃剩的餅乾,就這他們還盯著我。」凌晨1點52分,R發了條「吐槽」朋友圈。

「一個月(花在寵物身上)1500元左右吧,多寵家庭沒辦法買太好的。朋友家一隻貓,主要餵生骨肉,鹿肉、火雞肉、鴕鳥肉都會買然後按比例分配餵她家布偶吃。」在成都工作的阿璇養了一隻橘貓一隻藍貓和一隻哈士奇,她稱自己算「窮養」列出的每月開銷中,除貓糧狗糧等剛需用品外,也少不了益生菌、魚油、卵磷脂等營養品。

...

《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養寵(犬貓)人群數量達6294萬+人,較2019年新增174萬

另有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調查顯示,在中國寵物人群飼養寵物觀念調查中,將寵物視為孩子的養寵人群最多,占55.0%,其次為將寵物看成親人,占27.8%,即近八成用戶視寵物為孩子與親人,只有1.0%的養寵人群將寵物認作功能性動物。

養寵人數逐年上升,且養寵理念從看家護院的「功能需求」躍遷成為陪伴、療愈的「精神需求」,寵物市場迎來爆發。

「2016年左右的時候,(我國寵物市場)才剛剛破千億,我記得當時創業的時候,投資人最常說一句話是,『小行業一千億不到,不看』。現在幾乎沒有投資人會說,我不看寵物行業是因為行業小,因為短短四五年時間,它已經破2000億,且增速未減。」 寵物行業SaaS及B2B服務商「寵知道」創始人高茂翔稱。

《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未來3年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複合增速預計可達14.2%,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4456億元

寵物主向自己的貓、狗投射超出寵物本身的情感價值,也就不再簡單的只關注其「吃喝拉撒睡」,而是在注重自己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希望能提高作為「家庭成員」寵物的生活水平,並願意為此付出高溢價,由此衍生出寵物服裝、寵物醫療美容、寵物玩具、寵物保險、寵物遊樂園等眾多更細分的行業。

我們對現在(寵物)行業的理解,叫『輕母嬰』。現代消費者對寵物的情感濃度逐漸增強,市場邏輯跟母嬰有很多相似的理念。」寵物食品品牌阿飛和巴弟創始人劉金星在接受紅碗社採訪時提出。

同屬情感消費、使用者與買單者分離,即「得買單者得市場」等諸多相似之處,讓寵物賽道,被稱作「一個育兒周期長達十五年的輕母嬰行業」。

...

從飼養到陪伴

國內寵物市場的變化,最直觀的體現是寵物貓開始流行

「我們部門7個人,4個人都有貓,且平均每人擁有2.3隻貓。連我這個『貧困戶』都養了一直美短。」在北京工作的阿梨告訴紅碗社,有天她刷朋友圈,發現「滿屏的喵星人」,「大家突然都開始養貓了。」

日本寵物食品協會曾有過統計,2012年-2016年日本寵物犬數量從1153萬隻持續下降到987萬隻,同期的貓數量則從953萬隻增長到984萬隻,這是自1994年啟動調查以來,日本寵物貓數量首次超過寵物狗;無獨有偶,國際上,美國養貓家庭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英國寵物貓數量在近幾年超過寵物犬。

在中國,正如不少人所覺察到的,「大家都開始養貓了」。《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養犬人數為3593萬人,養貓人數為2701萬人,相比2019年犬主人數量下降2.1%,貓主人增長10.2%。

作為國內寵物經濟的「新增量場」,貓經濟崛起的背後除了「家貓較寵物狗更符合城市居住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作息,且與養狗相比對財力和空間的要求要小得多。」之外,更多反映出,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下,人們孤獨感的釋放和情感寄託。

「經濟社會的發展伴隨一些問題,如人口老齡化社會,出生率下降、離婚率上升、空巢老人數量增多等,這都是一些客觀問題。老年人需要陪伴,年輕人也需要陪伴,在養育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之下,比起養育孩子,有寵物陪伴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選擇,或者說,這也是發達國家包括日本在內經歷過的一個路徑。

多數人養寵物是為了緩解孤獨感,有些人會把寵物看作重要家庭成員,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去養寵物,寵物市場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可觀。」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指出。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高達兩億,其中8成左右是年輕人。此前曾有調查顯示,當代的年輕人72.19%在外地生活,其中61.47%的人會感到孤獨;京東數字研究院發布的《代際消費洞察報告》則顯示,60後所帶來的「銀髮經濟」也在成為推動寵物消費的巨大動力,其寵物消費偏好是80後的1.7倍。

不是人在飼養貓,而是貓在陪伴人。」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中的台詞,道出養寵人群的心聲。

「養貓的想法大概源自2018初,一個人在北京,覺得很孤獨,正巧當時經常刷抖音,被小貓咪純潔無瑕的可愛外表所『迷惑』。」阿梨稱,小時候家裡從未養過寵物,對貓的印象只存在電視中,沒有特別喜愛,大學畢業一個人在北京工作,社交媒體上也時常刷到萌寵視頻,激發了她養貓的想法。

有不少近些年開始養貓的寵物主,都表示和阿梨有近似經歷,「在沒養貓前,主要是在小紅書、快手、抖音上『雲吸貓』。」

...

紅碗社記者搜索發現,在抖音平台,帶有「貓」標籤的短視頻累計播放量為1076.2億次,其中大量播放量在百萬的視頻,由萌寵博主發布,如名為「喬巴日記」的短視頻博主,共創作156個與貓相關短視頻,視頻內容主要圍繞7隻寵物貓生活,配合後期技術,打造有趣的擬人化劇情,其粉絲量為591.5萬餘人;B站知名寵物區UP主「花花與三貓」,通過記錄5隻「性格迥異」貓的生活日常,受到粉絲喜愛,擁有336.2萬粉絲。

快手大數據研究院日前發布《2020快手寵物生態報告》顯示:寵物短視頻單日最高播放量達7億;每5.4秒就有一場寵物直播。

短視頻、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創作者將萌寵作為內容創作的核心元素,一方面成為KOl的「流量密碼」,為其帶來更強的用戶粘性和收益;另一方面,則促成了「寵物貓」在社交媒體更廣泛的流行,不少寵物主人頻繁在短視頻平台「炫耀曬娃」,「養寵」無形間成為了愛寵人士們的新型社交貨幣,也吸引了更多如阿梨這樣的年輕人加入養寵大軍。

「給寵物吃喝,為它們打扮,再到拍照、分享、交流,鏟屎官在討好寵物的同時也填補自己生活的白邊。人們從寵物身上獲得滿足感,對寵物相關的內容更加寬容,對圍繞寵物延伸出的行業也有更強的付費意願。」一位行業人士介紹。

...

類似「輕母嬰」市場

「我每天都好焦慮!怕崽子們沒有好糧好罐頭。」暢暢養了一隻重點色布偶貓,她告訴紅碗社,貓咪主要的口糧是生骨肉和罐頭,儘管家裡已經囤了50多個進口罐頭,她還是感到很焦慮。

暢暢並非獨例,在豆瓣名為「愛貓生活」的小組內聚集54萬+愛貓人士,在小組內發布的眾多討論帖中,紅碗社記者注意到帶有「求助」標籤的帖子就有近4萬餘篇,內容多為因貓咪患「貓蘚」、「貓咪打噴嚏」、「嘔吐」、「牙齦紅腫」、「黑下巴」等異常而感到焦慮。

...

圖:各大社交平台流傳的貓糧選擇指南

中國已進入養寵3.0時代,寵物主對於寵物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科學精緻養寵更是成為寵物主的核心訴求。網際網路為寵物主之間的交流提供便利途徑,當愛寵身上出現異常時寵物主會選擇先通過網絡搜索找解決方案,這點和當下年輕寶媽們的育兒焦慮有些相似。」寵物行業人士分析。

」我們發現,現代消費者對寵物的情感濃度逐漸增強,會有不少從業者將『寵物市場『與『母嬰市場』類比,因為兩者邏輯有相似之處,比如在意安全性、購買者和使用者不是一個人等。但人們對貓咪幼崽的情感濃度還比不上對人類幼崽,所以我們更願意將寵物市場類比『輕母嬰』市場。」劉金星說。

沿著「輕母嬰」這一思路,不難發現,當下寵物市場有著與20年前母嬰市場諸多相似之處

首先,兩個行業同屬「情感消費」,不受季節影響;

其次,兩者都具備「商品的消費者和購買者是分離」的特點,母嬰業,父母作為購買者,消費能力決定了母嬰消費的層次,「消費升級背景下,新一代父母育兒理念從過去傳統『餵養』孩子,轉變為現在的科學育兒,在需求上派生出紙尿褲、奶粉、服裝、知識、醫療等」,同樣的隨著養寵理念的普及,寵物主也致力為寵物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質,從而催生玩具、營養品、醫療、殯葬、攝影等細分行業。

還有產品安全性方面,同母嬰賽道一樣,不少購買者會產生比其他賽道更嚴重的「疑慮」和「焦慮」。寵物食品品牌PetChoice創始人劉奕辰告訴紅碗社,「現在的寵物賽道比較像5-10年前的母嬰賽道,所有產品開始做精細化升級。

消費者給寵物和嬰兒購買東西是一樣的心態——安全第一。從原料溯源到工廠製作流程的把控,再到產品檢測,消費者希望把每個環節可視化,相應的,品牌也會受到市場各端的的監管,經得起檢驗的品牌才能活下來。」

青山資本投資經理艾笑也曾指出「(尤其)在食品領域,寵物行業和母嬰行業有很相似。第一,因為它們存在著一個共性,也就是使用者、購買決策者分離。使用者是小孩子和寵物,購買決策者是母親或者寵物主人,雙方都構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供養關係。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用戶的粘性高,對品牌忠誠度強,產品使用年限長,復購率高。難點是第一產品從設計和使用體驗上要滿足雙方的使用需求、審美需求等;

第二,品牌對消費者決策中影響極大

第三,雖然從目前來看,母子關係相較寵物主和寵物的關係更複雜多元,但隨著新一代養寵人群的成長,寵物和人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複雜,對產品和品牌就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寵物市場「輕母嬰」化,究其底層邏輯,還是回歸到寵物主投射在寵物身上的感情程度漸深,「我們看好未來寵物市場,很大程度是因為未來00後更具備對寵物投入更多情感傾向,屬於精神消費。」寵物家庭生活方式品牌「TAFFEE太妃」創始人楊力稱。

...

不創新就會「死」

潛力巨大的千億市場,眾多玩家入局掘金,相關創業公司的融資頻率也在逐年上升。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共有關鍵詞為「寵物」的在業/存續企業110.35萬家。從投融資情況來看,2011年至今,我國寵物賽道共發生投融資358起,金額超過110億元人民幣,僅2021年上半年共有25起融資事件,共融資60.56億元,經緯中國、青松資本、騰訊投資、挑戰者資本等均已押注。

...

與此同時,百度、京東、天貓等網際網路大廠也加碼寵物賽道,今年4月,天貓快消事業部總經理激雲稱,「天貓寵物升級為一級行業,重點發力寵物賽道」;5月,京東寵物舉行2021年戰略升級發布會,提出將在未來一年內,孵化超50個第一梯隊新品牌。

藍海市場,賽道也愈加競爭激烈,機會在何處?

寵物食品無疑是現階段主戰場。《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寵物食品消費(主糧、零食、營養品)在整個養寵消費結構中占比最高,達54.7%。

」寵物行業目前在國內只是剛剛起步,細分領域較多,我們更看好食品和用品等與寵物相關比較基礎且高頻消費的領域,這個領域既能滿足養寵⼈群的剛性需求,也存在國產快速替代進口的行業發展機遇。」合享資本投資總監余立言曾表示。

寵物主糧常常被忽視,但是確是銷量最高的品類。以我們門店舉例,我們這麼多連鎖店,貓糧和狗糧的消費額占到我們整個店鋪營業額的40%多。和母嬰店的奶粉很像,大家買主糧會認品牌,但是買其他的用品、玩具、營養品,看性價比、看顏值。」高茂祥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開源證券在今年7月,結合天貓平台618期間的銷售數據,對寵物食品行業的市場趨勢進行分析。分析報告指出,寵物食品市場呈現國產品牌認可度提升、全品類品牌優勢顯現、頭部品牌價格穩中有升三大特徵。

與往年相比,國產品牌銷售占比上升,已出現銷售額10億級左右的多個本土品牌,如比瑞吉、乖寶、華興等。

國產頭部品牌中,麥富迪銷售規模繼續保持領先,天貓平台全品類(貓狗主糧、零食)合計銷售額7650.3萬元,同比增長19.5%,超越皇家的6426.7萬元。中寵股份旗下品牌合計實現銷售收入3161.8萬元,同比增長19.1%。

...

「(寵物市場)會呈現基礎品類消費頭部化,會越來越少;其餘,(隨著寵物主人對寵物的情感增強)為了健康、增添生活趣味性、社交需求等消費品類占比將越來越多。」楊力在接受紅碗社採訪時提出判斷,作為寵物賽道的新入局者,他認為「不創新就會死」。

為此,太妃團隊在產品研發上選擇「另闢蹊徑」,區別於市面上以「功能性驅動」的研發邏輯,而是以「寵物伴侶」情感角度開發產品,兼顧寵物和寵物主人的需求,通過寵物調味料、寵物奶茶、寵物啤酒等差異化產品實現破圈;

同樣是寵物食品新品牌,PetChoice選擇關注到寵物在不同生長周期的飲食需求差異,從國內寵糧較為空白的功能型食品出發,推出滿足不同年齡段寵物營養需求的產品,切入市場;

今年天貓雙十一,躋身貓主糧TOP10排行榜、「雙11全程成交額破2700萬,同比增長超1000%」的新銳寵糧品牌「阿飛和巴弟」則是從營養劑入手,與優質國際供應商法國『拉曼集團』合作,打出產品差異化。

乖寶集團董事長秦華也曾在接受採訪時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影響一個寵物糧品牌業績好壞的壁壘最基礎的是產品品質;第二是研發創新能力這將是未來品牌間的主要競爭點,並不是靠一款好產品就能打天下;第三是供應鏈能力;最後是品牌的推廣方式。」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也指出 「單從寵物行業創業來看,我認為食用品品牌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機會,但最終能跑出來的公司需要同時擁有以下這幾項複合能力:產品研發能力、產品製造能力、品牌戰略能力、渠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