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熱,蚊子…如期而至。
驅蚊產品令貓中毒的案例屢見不鮮…



但也並非所有驅蚊產品都不能用。
本期盤點市面上常見驅蚊產品,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
養貓家庭如何安全驅蚊?

擬除蟲菊酯
代表產品:蚊香、蚊香片、蚊香液等

*包含兩類:
除蟲菊酯(Pyrethins)——除蟲菊花的提取物
擬除蟲菊酯(Pyrethroids)——合成的類似物,氯菊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推薦指數:☆☆☆☆☆(不推薦)
是否對貓有毒:對貓有毒
推測可能因貓缺乏葡萄糖醛酸酶,肝臟解毒代謝能力差。
毒性劑量:主要認為0.05-0.1%以上/與貓咪直接接觸,會發生中毒表現。
據APCC(美國動物毒物控制中心)報告的病例:在一隻4.5kg的貓皮膚上噴灑1毫升45%氯菊酯就能危及貓咪的生命。
使用說明:
「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
目前認為,貓咪確實能夠耐受低濃度的擬除蟲菊酯,但我們十分不建議拿貓冒險!
人話就是:有別的替代,就不要用蚊香!
▌非要用的話,可以:
點燃/使用時不要和貓咪在同一個房間裡,貓咪進來之前開窗通風。
▌一定不要:
× 蚊香和貓咪在同一個房間(貓代謝解毒能力差,說明毒素會逐漸累積!不要覺得之前沒事就接著用。)
× 就算開窗通風,也不要將蚊香和貓咪、貓的食碗、水碗、玩具等放同一個房間。
× 不要多種驅蚊產品混用(尤其是DEET)。擬除蟲菊酯與具有協同作用的殺蟲劑合用時,毒性會加強。

植物類驅蚊產品
代表產品:精油、花露水等

推薦指數:★☆☆☆☆(僅限戶外使用)
是否對貓有毒:未知(弱毒起步)
毒性劑量:目前未知。
香茅草精油、驅蚊香薰蠟燭、風油精、青草膏等,都含有植物精油,對狗相對安全,但貓咪難代謝酚類物質,ASPCA(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不建議有貓咪家庭使用。
花露水的通用配方模式為70~75%的乙醇+20%左右的水+2~5%各種提取物,除了含酒精,各提取物也沒有貓咪毒性研究。
使用說明:
由於精油是逐漸被皮膚吸收,所以…
▌一定要用的話,必須:
在戶外噴抹鏟屎官體表(拿出屋子再用),回家之後馬上清洗自己,且要反覆清洗乾淨,再與貓接觸。
塗抹過精油的部位避免貓咪舔舐和蹭!

DEET
代表產品:部分驅蚊噴劑

又稱避蚊胺(N,N-Diethyl-meta-Toluamide,DEET),是目前最有效的驅蚊成分之一。
推薦指數:★☆☆☆☆(僅限戶外使用)
是否對貓有毒:有毒
暫沒有毒性研究,但有中毒案例。
毒性劑量:目前未知。
有文章及手冊認為DEET對於貓咪是低毒性的,但ASPCA收到多起貓狗DEET中毒的報告,認為在貓咪和狗狗身上不該使用任何DEET產品。
另外,人用也不宜超過30%濃度。
使用說明:
目前DEET主要用於驅蚊藥水中。
▌用的話,可以:
在戶外噴灑鏟屎官體表(拿出屋子再噴),回家之後馬上清洗自己再與貓接觸,避免貓咪舔舐。
▌一定不要:
× 噴灑室內,及貓咪體表。

派卡瑞丁
代表產品:部分驅蚊噴劑

即埃卡瑞丁(Icaridin)。
推薦指數:★★★☆☆(戶外推薦使用)
是否對貓有毒:未知(多認為無毒/弱毒)
暫無貓咪毒性或安全性研究。
毒性劑量:目前未知。
已有研究,將派卡瑞丁以200毫克/公斤/天的劑量在大鼠皮膚上塗抹(約等於人6~10天噴完一瓶),持續兩年,未發現癌症發生率增加。
其他無毒實驗包括:兔子、狗、小鼠、鳥類等。
但對魚類有中等毒性。
使用說明:
目前沒有中毒案例報導,說明相對安全。
派卡瑞丁是拜耳1980 年開發的合成分子,含其成分的藥物05年在美國上市,不過在此之前,已在澳洲和歐洲被廣泛使用。
這麼多年沒有貓咪中毒案例,多少算是相對安全的。
但也沒有針對貓的安全性實驗;且WHO將派卡瑞丁的人的口服歸類為微毒(吸入無毒),所以貓咪誤食、舔舐可能有隱患。
▌用的話,可以:
同樣是要避免貓咪舔舐(部分還含有酒精)。最好也是拿到戶外再噴灑鏟屎官體表,回家之後馬上清洗自己再與貓接觸。

驅蚊酯
代表產品:部分驅蚊露、噴劑

也叫伊默寧(IR3535)。
推薦指數:★★★★☆(戶外推薦使用)
是否對貓有毒:未知(多認為無毒)
暫無貓咪毒性或安全性研究。
毒性劑量:專利持有方默克公司稱,20%驅蚊酯含量的產品對貓咪安全。
與派卡瑞丁類似,目前仍沒有安全性報告;
相關產品有20多年的使用歷史,暫無貓咪中毒事故報導,因此相對安全。
使用說明:
驅蚊酯的優勢是其專利持有方默克公司聲稱驅蚊酯對貓咪無毒(有公司站台)。
研發出埃卡瑞丁的拜耳公司是沒有類似聲明的。
但國外很多測評(特別是針對亞洲蚊子)中,它的驅蚊效果都較一般,且市面上沒有單一隻含驅蚊酯成分的產品。
▌用的話,可以:
勉強室內使用;
但就算在室內用,也要避免貓咪舔舐,最好不要噴貓身上。
除了考慮安全性,還要考慮驅蚊效果…由此來看,每一款產品都各有利弊。
有產品稱「靠干擾蚊子嗅覺感受器達到驅蚊效果,不會殺死蚊子,所以很安全」。
不可信。事實上DEET、派卡瑞丁、驅蚊酯都是這個原理,但安全性各有差異。所以,還是要看成分列表!

難道就沒有養貓家庭,安全有效的室內驅蚊方法嗎?
有倒是有…
但很多驅蚊、殺蚊效果有限,或者要有一些其他的代價…建議結合使用:
① 蚊帳絕對是最優秀的防蚊工具,代價就是「畫地為牢」,以及貓咪可能搞破壞…

② 驅蚊燈可以考慮光+氣流結合的款式,但免不了漏網之魚,建議作為輔助手段。
③ 貓薄荷真的具有驅蚊效果,且針對強悍的亞洲蚊子也很有效,也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④ 當然,還可以選擇開空調…

⑤ 另外,也可以培養貓咪抓蚊子…

圖自:giphy
其實,還有一種不那麼靠譜的辦法:找個更招蚊子的男/女朋友,或者室友,分擔蚊子火力…

不過,如何選擇更符合蚊子偏好的同居人呢?
1992~2015年間,多個研究小組通過實驗幫你找到最適合你(愛被蚊子咬)的室友,他們是:
· 體溫高的;
· CO₂ 排放多,新陳代謝快的(孕婦、小孩、愛運動的);
· 穿黑色或膚色黑的;
· 最好還能…出汗不洗澡、腳臭的(汗液的氨,乳酸會吸引蚊子)。

【本期所長互動】
你是個愛招蚊子的人嗎?你在夏天如何驅蚊?
//////////
參考資料:
[1] Jill A. Richardson. Permethrin Spot-On Toxicoses in Cats[J].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 critical care, 2010, 10(2):103-106.
[2] PA Volmer, SA Kahn, MW Knight. Permethrin spot-on products can be toxic in cats[J]. Veterinary Medicine -Bonner Springs then Edwardsville-, 1998, 93(12):1039-1039.
[3] Deb Boun M , Frances S P , Strickman D A . Insect repellents : principles, methods, and uses[J]. Informa Healthcare, 2007.
[4] New Pesticide Fact Sheet – Picaridin; EPA 737-F-96-005;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Prevention, Pesticides and Toxic Substances, Office of Pesticide Program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2005.
[5] Picaridin. [ED/OL]. http://npic.orst.edu/factsheets/PicaridinGen.html
[6] Antwi FB, Shama LM, Peterson RK. Risk assessments for the insect repellents DEET and picaridin.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08;51(1):31-36. doi:10.1016/j.yrtph.2008.03.002
[7] Uenoyama R , Miyazaki T , Hurst J L ,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of domestic cats to plant iridoids allows them to gain chemical defense against mosquitoes[J]. Science advances, 7(4):eabd9135.
[8] 梁子榮, 朱超鋒, 張嘉欣,等. 貓薄荷有效成分提取及其驅蚊活性的研究[J]. 廣東化工, 2020(3):2.
[9] Knols B G, Takken W, Jong R de. 1994. Influence of human breath on selection of biting sites by Anopheles albimanus. J Am Mosq Control Assoc. 10(3):423-426.
[10] Corfas R A, Vosshall L B. The cation channel TRPA1 tunes mosquito thermotaxis to host temperatures. 2015. eLife, 4:e11750.
[11] Muir L E, Kay B H,Thorne M J. 1992. Aedes aegypti (Diptera: Culicidae) vision: response to stimuli from the optical environment. J. Med. Entomol. 29:445–50.

責任編輯:LNS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